电话:0571-8593017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本地资讯

余杭加快构建浙江信息经济高地

来源:余杭人才网 时间:2017-12-27 作者:余杭人才网 浏览量:

培育发展新动能 推进产业智慧化转型
余杭加快构建浙江信息经济高地

今年以来,余杭区以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一号工程”为统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把握当前互联网经济发展态势和机遇,抓住“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区建设契机,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推进产业智慧化转型,强化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浙江信息经济高地,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接力式的信息经济产业生态体系。
规模保持全市前列
2017年前三季度,我区信息经济(智慧经济)产业实现增加值585.7亿元,总量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居全市第二位;同比增长31.0%,快于全市增幅8.7个百分点,也快于同期全区GDP增速18.9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区GDP比重为52.5%,列全市第二。
重点产业引领发展
我区构建高效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前三季度,全区规模工业企业中共有信息经济企业148家,实现产值162.03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为14.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产值同比增长16.2%,增幅高于规模工业平均5.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区282家规模以上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单位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剔除重复)2051.63 亿元,增长47.6%。其中信息软件实现限上主营业务收入1829.04亿元,同比增长53.1%,数字内容、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增速均超过50%。
骨干企业势头强劲
从企业发展看,以天猫技术、阿里妈妈、淘宝(中国)软件、菜鸟供应链、去啊网络、天猫供应链等为代表的信息软件业企业对全区信息经济(智慧经济)产业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前三季度,在全区282家规(限)上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单位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以上企业70家,其中超100亿元以上企业有4家,70家亿元以上单位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区信息经济产业总量的96%以上。
取得多项荣誉成果
2016年,余杭信息经济综合评价达到148.5分,位列全省第3位;两化融合指数97.95,位列全省第2位。被列入浙江省智能制造A类试点示范地区,为全省唯一区级示范地区;成功入选“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示范区,全省仅余杭、慈溪和诸暨三个区县;在全市各区县的信息经济考核中,荣获第一。西奥电梯成功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华立创客、中电海康成功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项目;华正新材、海的动力、长江汽车、西奥电梯、春风动力等5家企业项目入选浙江省2017年智能制造重点项目;运达风电、老板电器入选浙江省2017年第一批服务型企业;民生药业、东华链条等3家企业入选浙江省2017年智能制造A类示范区支撑项目;春风动力、新希望双峰乳业被列入2017年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试点企业。

五大关键举措推动信息经济跃升

创新智能制造服务准入机制

为解决我区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参差不齐,缺少中间梯队培育、服务前置规划、提档升级机制等问题,余杭区果敢创新,将智能制造成熟度作为供地优先级、相关政策补助发放的标准。研究制定《关于强化项目准入,加强智能制造工厂解决方案服务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制造业项目新增工业用地及制造业园区提升改造项目,在招商协议签订、报名资格认定审核或改造方案项目申报之前,提前谋划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含信息基础设施及企业上云)、太阳能光伏设计方案,帮助企业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助力传统动能升级和新动能打造,不断推进区内企业智能制造升级迭代。
为进一步完善“强化项目准入,加强智能制造工厂解决方案服务前置”工作机制,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我区在省、市经信委及相关协会推荐基础上,结合各机构业务开展情况和我区智能制造企业中的推广应用情况,确定第一批余杭区智能制造工厂解决方案服务公司推荐名单,由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信息基础设施、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光伏集成应用、新型工业化建筑、金融等6大服务商共同组建智能化工厂改造解决方案服务商联盟。同时,推动政企银对接。整合50家技术服务机构,对接126家有智能化改造意向的项目,推进全区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前实现智能制造建设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共有80个新建项目已达成智能化改造意向,76个智能化建设项目获得浙商银行共计50亿元的智能化建设预授信资金。

培育信息经济创新载体

我区在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对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一是推进国家级之江实验室建设。按“一体、双核、多点”架构组建,即以省政府、浙大、阿里巴巴出资成立的之江实验室为一体,以浙大、阿里巴巴为双核,以国内外高校院所、央企民企优质创新资源为多点,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础学科群,整合一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汇聚一批全球顶尖的研发团队,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共性技术成果,支撑引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积极争创网络信息国家实验室,为发展智能制造提供有效技术支撑。二是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尽快形成产业优势,带动全区块状经济全面升级,家纺服装行业率先探索开展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通过打造创意设计体系,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引导产业分工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新筹建的多方面全方位服装行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目标以服装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节点数字化为载体,订单联动、资源交易为引擎,构建基于服装全产业链数据联通共享的服装产业创新综合体,打通原材料、面辅料、品牌设计、制造、分销全部产业链。三是加快“双创”平台建设。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整合集聚内外部资源,打造企业“双创”平台。鼓励先行先试,重点支持华立集团、中电海康等龙头企业建设双创资源汇聚平台,推动生产制造模式变革,营造区域合作双创环境。其中,华立集团的“华立智能制造领域开放式双创孵化平台”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截至目前,该平台集聚企业员工、科技人员、创客300 人以上,其中“千人计划”7 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5000 人以上,预计通过项目平台孵化、加速、产业化、合作项目新增产值30 亿元。

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加快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应用,切实发挥老板电器、西奥电梯等示范企业引领作用,着力培育贝因美母婴食品、杭州弹簧、华鼎服装、本松新材料等一批新的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自2015年以来,我区共组织实施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86个,通过验收项目54个,认定示范项目7个,总量均列全市第一。其中2017年度组织实施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项目43个,通过验收项目21个,下达专项补助资金1430万元。
联手阿里云共推“企业上云,”推动企业“云上创新”、“云上转型”,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余杭区专门出台与阿里云深度合作推进“企业上云”的政策,给予每家企业2000元云服务券(电子券)的鼓励政策;企业自主申报并经评审通过的余杭区“企业上云示范”项目(限50家,不含人工智能小镇内项目),根据企业上云项目实际所使用的公有云资源及服务的费用,三年内给予服务费用50%补贴,单个企业每年不超过30万元。截至目前,我区已累计完成“企业上云”5322家,其中阿里云“企业上云”4180家(全年将超5000家)、电信移动联通等“企业上云”1142家,已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企业上云”任务数。在向省经信委推荐的16家上云标杆企业中,有8家企业使用阿里云平台,不乏春风动力、西奥电梯、意丰歌等行业骨干制造业企业。
打造“互联网+”生产新模式。鼓励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鼓励开展面向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重点支持华升服装开展“个性定制高级时装项目”,鼓励秋意浓科技“衬衫个性化定制C2M智能制造”等企业项目,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众设、云制造等新模式;加快推动奥坦斯布艺FBC家居物联网生态系统打造,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的规模化定制服务;支持华鼎集团、杰丰服装等企业搭建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开放共享平台,推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发展,积极试水共享工厂等新型生产组织形式。

创新驱动智慧产业化

重大项目逐步落地。一批省市重大项目纷纷引进落地,将充分拉动上下游企业,有利于形成区域协作,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目前,中国移动杭州研发中心、中国电信创新园、中电海康等重大项目落户余杭,其中中国电信创新园项目完成总体方案和立项批复,完成重大项目签约;阿里巴巴淘宝城四期已开工建设;中国移动杭州研发中心目前已投资近6亿元,预计明年年中正式入驻;中电海康总部基地已累积投资近4亿元,力争在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合一”工程,加快推进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建设,尤其是“三网合一”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20余个新建住宅小区“三网合一”项目,同时积极提升商务楼宇应用千兆到桌面接入能力,省级、市级特色小镇(园区)实现万兆入镇能力;推进通信基站建设,逐步规范、完善基站选址建设以及后续管理等步骤环节,开展了小微基站、5G基站建设等项目试点建设,推动当地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已完成65个通信基站建设。
智慧应用惠及民生。今年7月与阿里健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余杭智慧健康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探索“互联网+健康”智慧应用合作新模式,实现精准、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和全过程的健康管理。截至目前,我区27家公立医疗机构“医信付”应用100%全覆盖,院内职工知晓率100%。全区医信付开通2022人,使用2138次,均处于杭州市前列。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市民卡诊间智慧医疗交易2921265笔,较去年同期增长20.55%,通过市签约转诊平台实现精准转诊的病人57人次,区属医院出院小结上传市平台占出院病人数的76.52%。开展电梯远程监控项目建设,重点推广物业小区电梯和政府自有电梯,陆续完成了余杭区市民之家、第一人民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电梯远程监测系统安装,截至12月15日,完成电梯远程监测系统推广8044台。

布局信息经济新业态

余杭区秉承“互联网+”思维,加快拓展基于信息化的新兴应用领域,关注技术更新、行业发展和产业提升动态,催生和培育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打造未来科技城智慧产业核心区。以智慧产业化发展为主导战略,打造研发经济为主、服务经济与总部经济相协调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生态体系,构建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高端信息经济核心产业研发基地。突出未来科技城作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的地位,利用海创园、淘宝城、恒生科技园、梦想小镇、利尔达科技园等智慧产业创业创新平台优势,汇聚信息经济高端人才、集合科技、金融等要素,着力打造智慧产业核心区。据统计,梦想小镇累计引进海归人才2460余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15名、“浙江省千人计划”人才145名,成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最为密集、增长最快的人才特区,目前小镇已拥有浙江海康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杭州蓝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研发中心,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省级技术中心,以及49家市级研发中心、13家省级研究院、10家市级技术中心。
打造良渚文化城“互联网+”融合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主题,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兼顾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打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创新区。着力发展数字内容、工业设计、智能硬件、跨境电子商务等产业,打造科技创新企业的集聚区、院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的试验先导区。牢牢抓住部省共建梦栖小镇和举办第二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的机遇,有序筹备“两会一奖”,并承办好意大利金圆规奖、中国设计原创奖、“良渚对话巴黎”等活动,不断提高小镇影响力。同时大力引入创新项目,与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设计开放大学;引进君乐工业设计、汉度科技、杰创工业设计、8号设计店等多家工业设计领军企业入驻。据统计,梦栖小镇已累计引进各类企业303家(其中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企业147家),集聚各类设计相关人才1163名。
打造临平创业城产业智慧化示范区。以产业智慧化为主线,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领域的融合应用,着力推进智能制造,兼顾发展物联网、新型电商,积极创建产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通过产用联动将临平创业城打造为产业智慧化示范区。艺尚小镇聚焦时尚产业,体现国际化,融合文化特色和“互联网+”应用,加快整合国内外设计、生产资源、客户资源、跨境电商等,构筑“互联网+”时尚产业链。据统计,艺尚小镇已累计引进区域性服装企业总部36家,企业466家,其中服装类企业154家。
产业互联网小镇不断探索总结完善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发展的“余杭模式”,通过举办中国产业互联网双创大赛、产业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入驻企业909家,其中引进集控科技、兰光智造、新再灵科技、慈星股份、浙江中之杰等具有业内影响力的产业互联网项目20余个;引进产业互联网创业人才约500名。

三主+三辅+三新
余杭信息经济产业体系
将更趋优化

下一步,余杭区将积极探索产业格局实现“多极支撑”的转变,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企业质量,以电子商务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三大主要产业,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文创为三大辅助产业,以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和嵌入式软件为三大新兴产业,打造“三主三辅三新”的产业体系,显著扩大互联网+应用效果。同时推动产业成果转化落地,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接力式的产业生态体系,满足现阶段信息软件产业转化的需求,让更多的企业就近或在余杭区范围内产业化。
余杭区将率先全面实施国家两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指南、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以及软件与集成电路、设备与系统、行业管理、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等行业标准。力争到2019年年底,余杭100家以上工业企业率先完成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国家两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实施,1000家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企业普遍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形成以标准化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同时,余杭区将深化与中国联通战略合作,投资3.8亿元打造产业余杭大数据云平台,包括共同推进中国联通大数据运营中心、产业互联网研究院、创新孵化基地等三大核心项目。通过“智慧专云+信息专网”建设,进行数据沉淀,运用大数据为政府与园区企业沟通搭建良好的信息交互平台,强化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对接,抢占新一轮产业互联网发展制高点。
产业互联网小镇建设也将加快推进,将通过产业互联网研究院服务商驿站及产业互联网加速器项目等招商手段,集聚服装、化纤、信息等多个智能制造服务商,为传统产业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互联网化改造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链接产业智慧化生态体系,引爆产业转型新格局。


作者: 统筹/余杭区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一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组稿/记者 徐赣鹰 通讯员 陈莺 编辑: 江舟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12-2019 YHRC.CN All Rights Reserved 余杭人才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07508265号-34 网安备案号:33011002010600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博园西路7号 EMAIL:service@yhrc.cn

ICP经营许可证:浙B2-20200349 人力资源证: 330110202105080088号

Powered by YHRC.

用微信扫一扫